(资料图片)
中国小康网讯 8月8日,市场消息称,碧桂园未能支付应于8月7日支付的两笔美元债利息。碧桂园方面表示,受近期销售额与再融资环境持续恶化,叠加各类资金监管的影响,公司账面可动用资金持续减少,出现阶段性流动压力。
具体来看,截至8月8日,碧桂园仍未能支付应该于8月7日支付的两笔美元债的票息。两笔债券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,发行规模均为5亿美元,期限分别为5.5NC3.5和10NC5,到期日分别为2026年2月6日和2030年8月6日。
据了解,上述两笔票据仍有30天付息宽限期,换言之,碧桂园需要在9月7日前完成票息支付。
碧桂园方面的态度是积极的,其表示,“公司高度重视债务风险化解,公司目前仍在积极优化资金安排,努力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。”
这是碧桂园首次美元债延期。而且,碧桂园的境外债券利息兑付的高峰是即将到来的9、10月份,年内到期的境内债务达101.9亿元。这对公司的流动性是巨大的考验。
自7月份以来,碧桂园境内公司债价格大幅下跌,包括发行的“19碧地03”跌超31%,“16腾越02”跌超27%,“21碧地03”跌超24%,“20碧地03”跌超21%,“21碧地04”跌超20%。
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,碧桂园美元债逾期未支付说明企业经营遇到了一些问题,类似问题必然会在债券兑付等方面有所体现。但本身不是新问题,本质上还是要确保企业销售数据和资金等方面稳健。
今年以来,“保交楼”是房企面临的首要任务,预售监管资金并不可能放松,但同时销售回款并未显著改善,导致房企流动性危机加剧。碧桂园的财报显示,碧桂园的可动用现金余额在2022年年末约1475.5亿元,其中“受限制现金”为192.7亿元。但是在“受限制资金”中除一部分是预售监管资金外,还有406.7亿元的预售监管资金被包含在“现金及现金等价物”中,总额接近600亿元,相当于目前碧桂园3个月的销售收入。
第三方研究机构克而瑞发布的销售数据显示,7月,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3504.3亿元,环比下降33.5%,同比大降33.1%,降幅较上月进一步扩大。受此影响,百强房企前7个月的销售业绩增速由正转负,同比降低4.7%。以全口径销售额计,今年前7个月,保利发展、万科、中海地产占据行业前三。
(中国小康网综合自长江商报、第一财经)
关键词: